新闻动态

诊脉下药心内裁,手未立方眼已开(2)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6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38

以下黑体字摘自《照脉用药》

洪大数长,宜柏子仁。阳合阴而化,阴由化而生

心肝洪,怀牛膝。使阳气本木火之宣以达金水于下(就血中之气而化)

心肝脉涩,宜当归,洪大忌;阳气踬于血中

心肝柔细可,用枣仁、当归。补阴以配阳,疏阴以达阳肝

肝脉弱,加当归,酒芍。破阴凝,布阳和。借酒行散之力以奏功

洪大,芍药。

柔软,当归。

洪实,宜柴胡。升少阳之气疏阴以畅达

弦长缓大,宜官桂。消阴翳,达阳壅(官桂善温中焦调冷气)

肝肾洪大而空无力,宜熟地、甘枸杞。本益阴而能化阳,虽化阳还归益阴

肝肾脉洪大无力,加熟地。水土合德

肝肾空弱,宜荔枝、益智。荔枝:因其得阴成阳以化生,故能入阴而达阳用;益智仁:禀真阳之气摄真阴以化肾

浮洪空,加熟地;

沉洪清,加丹皮,泽泻;丹皮:通血脉中结气以散伏火;泽泻:引肾中之生水上而复下

沉实,加猪苓分隔阴阳,使阳不陷阴中

洪空,宜熟地

沉微滞,宜川芎达阳于阴中,贯阴于阳中

沉候之滞,宜独活达气于水中,散阴之结

沉候阴柔蒙混不清,用北细辛只在五分、一钱。提散依附津液之邪(阳郁所生之风)肺

洪,泡参使肺之阳气和与阴,则血生而气自呴之

浮中洪大,用桔梗、黄芩。

浮中洪,用黄芩。主上焦之阳,使阳实阴虚者之阳得阴而气化

洪大,用桔梗降而后升,通其出道也

浮中滑大,用苏子、芥子、法半夏。苏子:毛脉合精,清利上下;白芥子:于凝结之患而得开发,于逆上之穷而得降折;半夏:体滑性燥,从阳入阴,治踞于阳位之阴邪

浮而里滞,用麻黄。从阴达阳,而后营乃通

浮不清,宜羌活。达气于水中,散阴之结

沉弦不清,宜独活。畅阴达阳

弦,宜桂枝尖。

浮洪沉微,宜泡参、明参兼用。

虚,宜人参使天气随真阴下降,交阴中之阳以大益真元

洪,宜泡参

肺脾脉里滞,用大腹皮,枳壳,厚朴,木香。大腹皮:禀降令之厚,以火生土;木香:泄决胸腹间滞气

肺脾滑大,用苏子、芥子;

肺脾浮中洪,用桔梗。脾

洪,加石斛合脾肾之阴致于胃,使胃阳合肾阴以归元

白术补脾之阳;淮山补脾之阴;白术:使气能化液(中焦受气取汁);淮山:致胃津于脾而脾胃以和

弱宜,黄芪、白术、人参。直入中土以行三焦

中候空柔,用支元、芡实、西砂。支元(龙眼肉):由脾益心,统血以益化原;芡实:脾受水中真阳以上致于胃(心);西砂:行土中之气化,理元气,通滞气

中沉二候板滞,用块曲。畅胃气之发育,及助人真气命

细弱宜鹿胶、鹿茸。生角本为阳中之阴气,熟胶乃达阴中之阳化

弱,加杭戟、天雄,鹿胶。巴戟天:从阴中益阳,补元阳以益精

洪大有力,加女贞、龟胶。入血海,益血则和气上荣

细而燥涩,用鹿胶、甘杞。

空弱,宜芦巴、杭戟。葫芦巴:敛互水火两肾之元阳。尺洪空,宜熟地,不空忌;

尺脉中沉洪大,龟胶可用。龟甲:大补阴气,能于阴达阳之用

两尺洪,纳宜荔枝;

两尺微,纳宜故纸;摄气归元,以生精化髓

肝脾滞大,宜香附。于血中行气,则血和以生

关洪,宜白芍,关弱忌;

心肝肾沉候洪,用赤芍。

脾肺肾洪实有力,宜硝黄。大黄:散伏火,疏雍土;芒硝:化阴结于阳内心命脉洪实而清,用粉丹、泽泻利水。

心命脉洪实数而象清,用黄柏、知母。黄柏:助元阴降元阳以育之;知母:滋水源而益真阴

纳气归肾,用荔核为君,怀牛膝为使,引火下行以归丹田。

用山茱萸,必肝脉弱极而清,脾脉充实而足,否则恐助木而克土也。涩阴固阳,以育真元

狗脊、松节,缓大脉用,痛症亦可,舒筋去湿而散者也;狗脊:主下焦之阴,藉肝木以达阳化阴;松节:主血中之湿

图片

配个图×2٩(๑՞ ꇴ ՞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• 上一篇:170个日常生理常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资讯